华夏蘧璩琚氏宗亲会官网
029-86790888
新闻资讯

为什么蘧公故里渠(蘧)村乡是君子文化发祥地

发布时间:2024/12/1 浏览量:4501

 

     渠村乡地处黄河北岸,位于濮阳县南部,东与郎中乡交界,东南与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接壤,西与滑县桑村乡相连,西南与新乡市长垣县武邱乡相邻,北与海通乡为邻,濮渠路东侧, 行政区域面积78平方千米。春秋时属卫国,在卫国都城帝丘南20余公里。渠村民风朴实,人文荟萃,贤人辈出,产生了伟大的人文思想,是君子文化的发祥地。

       一是渠(蘧)村乡在先秦时期人文荟萃,思想文化极其活跃。这里不仅是华夏君子第一人、德圣蘧伯玉的故里,还是孝圣闵子骞(闵城)及儒家先贤公西华(公西集村)的故里,以蘧村(渠村)为圆心,方圆二十华里半径以内,遍布贤才。距东明庄子故里约10余华里。孟子也曾于今濮阳华龙区讲学,产生一村孟轲村,孟子特别崇拜蘧子,晚年定居生活蘧村北今孟居村。蘧村北面海通乡吕丘村(今分刘吕丘、甘吕丘)为秦相吕不韦故里。这些大儒巨擘都是以蘧伯玉故里为中心,蘧伯玉以“仁德”为核心的君子文化思想影响着他们,促进了君子文化思想的形成。

      二是渠(蘧)村乡是孔子儒家思想成熟的地方。公元前489年,孔子带着子路、颜回、子贡等一众弟子“累累若丧家之犬”,第三次来到卫国,居住在蘧伯玉家,那么孔子是住在帝丘还是蘧子故里渠(蘧)村呢?笔者认为在渠(蘧)村。因为按照当时的官员规制,虽然蘧子官职很大,但在帝丘的住宅容纳孔子及弟子这么多人是不方便的,况且一住就是6年,还要开坛设学,所以孔子应该是居住在蘧子老家渠(蘧)村的蘧府。《论语》“蘧伯玉使人于孔子,孔子与之坐而问焉,曰:“夫子何为?”。如果孔子居住在帝丘的蘧府,就不用派使者了。

      孔子在渠(蘧)村6年,是其结束了颠沛流离、饱尝了人生酸甜苦辣的经历后,其以做官达到“克己复礼”目的的想法屡屡碰壁,思想经过高度沉淀,人生达到了崇高境界。开始在渠(蘧)村的蘧府设坛收徒,接收了闵子骞、公西华等卫国弟子,这些人均列入贤人行列。而且经常与蘧公坐而论道,探讨“仁德”思想,蘧公对于孔子儒家“仁德”思想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,逐渐形成了君子文化。公元前484年,蘧伯玉逝于帝丘,孔子也离开卫国,落叶归根回到鲁国,孔子从卫国回到鲁国以后,就开始著书立说,潜心于儒家思想及君子文化的研究与推广。目前虽无法考证是蘧公去世前孔子离开还是去世之后离开,但此后孔子再未回到卫国。五年后孔子逝于鲁国。

       遥想当年,孔子、老子几个思想巨人围绕在蘧公这个耄耋老人周围,交流人生智慧,这里群贤毕至,活跃的思想在黄河岸边闪耀,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优势必然孕育出优秀的文化。蘧子、老子、孔子、公西华、闵子骞、庄子、孟子、吕不韦、董汉儒等九位人杰先后汇聚蘧村周围。人以群分,物以类聚,见贤思齐,圣贤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代代君子成就着人生的大手笔,蘧子故里蘧村为当之无愧的君子文化发祥地。

作者介绍

      璩源东  唐山市公安局四级高级警长,第一届武夷山家族宗亲会发起人之一,宗亲会名誉会长


     

版权:蘧伯玉后裔宗亲会 电话:029-86790888备案许可证:陕ICP备17014801号-2技术支持:西安凤巢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