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夏蘧璩琚氏宗亲会官网
029-86790888
新闻资讯

蘧孔之交:跨越岁月的君子共鸣

发布时间:2025/9/28 浏览量:1914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蘧氏  璩琚方曲遽裴陈瑜渠文化

在孔子诞辰之日(2025.09.28是孔子诞辰2576年纪念日)回望先贤足迹,有一段“亦师亦友”的情谊如温润美玉,在春秋乱世中闪耀着君子之光——这便是孔子与蘧伯玉的忘年之交。这份被后世称作“蘧孔之交”的情谊,不仅见证了两位贤者的相知相惜,更滋养了儒家思想的成长脉络。

孔子比蘧伯玉年少29岁,早在青年时期便对这位卫国贤大夫心怀仰慕。当他开启周游列国之旅,第一站便直奔卫国寻访蘧伯玉,这份向往终在卫都帝丘化作九年朝夕相伴的情谊。在孔子周游列国的14年间,有10年停留卫国,其中近九成时光都居于蘧府,这里既是他师徒的安身之所,更成了思想碰撞的殿堂。蘧伯玉不仅为孔子设帐授徒提供便利,更在其夫人辞世时于府中设灵堂致哀,在“匡城被围”的危难时刻亲自调停解围,用细致入微的关照温暖了孔子颠沛的旅途。
这份情谊的底色,是精神层面的高度契合。蘧伯玉“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”的自省精神,与孔子“吾日三省吾身”的修养主张一脉相承;他“邦有道则仕,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”的处世智慧,更被孔子盛赞为君子典范,成为《论语》中明确记载的品格标杆。深夜过宫门时,蘧伯玉虽无人监督仍下车步行以示恭敬的“慎独”行径,恰是孔子所倡导“克己复礼”的生动实践,让“宫门蘧车”的典故流传千古。
他们的交往更是思想的双向滋养。蘧伯玉“弗治之治”的治国理念,为孔子“为政以德”的思想提供了实践参照;而孔子则将这份智慧系统化、理论化,使其成为儒家治国思想的重要养分。蘧伯玉还将外甥子贡引荐给孔子,这位后来成为儒家弟子中重要力量的贤者,既延续了两份家族情谊,更以物资支持助力孔子周游之行,成为这段交往的别样见证。
岁月流转,孔庙东庑第一位的奉祀位置,永远留存着蘧伯玉的名字。在纪念孔子诞辰的今日回望,这份跨越年龄与世事的情谊早已超越个人交往的范畴——它是君子之道的完美诠释,是思想传承的鲜活样本,更是中华文脉中“德不孤,必有邻”的最佳注脚。






版权:蘧伯玉后裔宗亲会 电话:029-86790888备案许可证:陕ICP备17014801号-2技术支持:西安凤巢网络